发表时间: 2022-10-27 15:00:00
作者: 珠海大横琴城市综合管廊运营管理有限公司
浏览:
编国标,写书籍;当讲师,跑半马。
从工程师到管理层,
意气风发,披荆逐梦。
砥砺深耕,切换新角色
毕业于内蒙古大学,曾在北京的大型央企工作过,出于对个人未来规划的考虑,陈志鹏选择了前景好的管廊行业,进入行业成绩较为突出的大横琴管廊公司和新一线城市武汉。
因为经验丰富,陈志鹏曾参与编写国标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标准(GB 51354-2019)》,进入公司最开始参与管理体系中技术研发部制度编制工作,参与编写管廊前期介入书籍。同时,经常深入横琴综合管廊现场,掌握和强化管廊运营管理和技术应用。
因公司发展需要和人事变动契机,陈志鹏因为技术、理论知识、实践经验丰富,由工程师升为武汉分公司负责人。“从技术岗到管理岗,压力很大,以前只需要磨炼技术,但管理需要统筹和协调,要做好内外部的沟通协调,也要安排好个人和员工的工作。”在接任负责人后,陈志鹏进一步梳理了人员分工,划定清晰的工作界限,打造职责分明、友好协作的团队。
扎根武汉,跑出加速度
2020年初到武汉,陈志鹏和团队就经历了“大考”。武汉黄家湖综合管廊位于低洼位置,极端恶劣天气易发生水渍现象,严重时积水可达0.8-1m,对综合管廊进风口、排风口、通风口及各出入口造成较大安全隐患。
“2020年的汛期从6月持续8月底,红色预警密集,严重时水都到腰部了,大家都是把车停到附近,蹚水去管廊监控中心进行维护。我们经常大半夜加班,堆沙袋、排水、在通风口缠绕保护膜……”谈到管廊运维,陈志鹏仍然对防汛印象深刻。
根据2020年的防汛经验,陈志鹏带领武汉团队处理了一些易引起内涝的问题点,和业主单位武汉市江夏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调,整改了一些设备设施,后续的防汛压力逐渐减弱,连续3年项目均平稳、安全运行。
运用专业知识、经验和智能化手段进行运维;梳理项目尾项清单,跟进问题的销项处理;与业主单位和管线单位对接,推进管线入廊工作;形成有效的能耗管理方案,实现安全稳定、节能减排、降本增效等目标……陈志鹏和团队对武汉黄家湖综合管廊的专业运维和管理得到了肯定,多次获业主致信感谢。
擦亮名片,无愧廊家军
作为武汉市首条投入运营的长距离综合市政地下管廊,武汉黄家湖管廊运维备受关注,团队的成功运维也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肯定,擦亮管廊和大横琴“名片”。
陈志鹏和武汉分公司团队接待湖北省住建厅、武汉市城建局、武汉市发改委、江夏区政府、江夏区住建局等直属省、市、区级单位及长沙、黄冈、洛阳等其他城市政府指导部门的调研、考察,团队准备详尽的资料,汇报、交流管廊运维的成功经验。此外,许多管廊建设、运维单位也到黄家湖管廊学习、借鉴经验。团队累计接待参观团队22批次,近233人次,为其他管廊的前期介入和运维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。
黄家湖综合管廊也受到社会关注,陈志鹏曾接受湖北卫视的采访,向公众介绍管廊的优势、运维等知识。
2021年8月,项目所在的江夏区曾因疫情被封控,只有8到10人在岗,陈志鹏一方面安排人员保障项目基础运维,另一方面设置机动人员,负责处理紧急或突发情况。同时,团队积极支援业主单位和所在社区的防疫工作。这项工作也延续到现在,团队累计服务数百小时,展现了大横琴集团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。
参加半马,获得新橙奖,成为重剑班成员,除了本职工作,陈志鹏也积极提升自己。同时,陈志鹏也是大横琴管廊研培中心的讲师,主讲《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标准》《综合管廊应急管理》《管线入廊管理》等课程,曾赴重庆推广管廊运维知识。
陈志鹏和团队的专业和付出获得回馈,今年9月与武汉业主单位携手再合作。“全力保障黄家湖管廊项目的安全稳定运行,不负业主所托,争取长期合作。同时,希望可以在成功运营现有项目的基础上,多拓展项目。”提到未来的规划,陈志鹏干劲十足。